初春的工作日清晨,石家庄市市民赵勇从位于裕华区玫瑰湾小区的家中出发,前往新百广场附近的公司上班。
正是早高峰,8公里的路程不算远,但要准时赶到也非易事。路面车辆急剧增多,赵勇选择了地铁——从小区附近的孙村站乘坐地铁3号线,半小时就到达公司楼下。
同样是半小时,周末,赵勇和爱人常常从孙村站乘坐地铁往东到达乐乡站,去看望住在藁城区的父母。
如果把城市比作有脉搏的生命体,轨道交通就像它体内的动脉网,为城市的每个角落输送生机与活力。截至2024年底,石家庄地铁累计开行列车184.15万列次,安全运送乘客超8.46亿人次。
从后起之秀到四线同建
2012年9月28日,伴随着轰鸣的铲车掘起第一铲土,石家庄地铁正式开建。凭借攻坚克难的韧性,石家庄地铁在国内地铁建设领域创造了不少“第一”。
它是国内同期获批7个城市地铁中建设进度最快的项目。石家庄地铁1号线于2013年4月全面开工,仅用时4年,一期首开段就于2017年开通试运营。
它应用的绿色技术国内领先。西兆通车辆基地建设了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站,每年可为地铁提供100万千瓦时绿色电能。2号线一期工程则首次在全线应用蒸发冷凝设备,不仅节电节水,还有效减少占地面积。
随后几年,地铁1号线二期、3号线一期北段等项目陆续开通运营,建成投用里程达78.2公里,建成车站60座,3条可以互相换乘的线路贯穿东南西北。
如今,石家庄地铁更是迎来“四线同建”的新阶段。连接石家庄市鹿泉区上庄片区与主城区的1号线三期工程开启主体结构施工,4号线一期工程最长区间——复兴路站至十里铺西街站区间实现双线贯通,我省首个地下五层地铁车站——地铁5号线解放大街站进入主体施工阶段,6号线一期工程进入隧道掘进施工阶段。
地铁国铁丝滑切换
地下,列车呼啸而过;地上,乘客从出入口进进出出。
搭乘地铁去裕彤国际体育中心看一场球赛、到河北博物院看一场展览、去商场和文化街区购物……城市不断“变小”,市民的生活圈持续“变大”。
乘坐火车的旅客从石家庄站到达层出来就能直接扫码、刷卡进入地铁站,不用再次安检,整个过程用时不到1分钟,地铁和国铁之间实现了丝滑切换。
石家庄市轨道交通集团运营分公司副经理曹大伟介绍,7年多来,石家庄地铁14项关键指标均优于国标要求。其中,列车正点率99.98%,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超过45%,不断刷新着市民出行的“幸福指数”。
城市的发展早已今非昔比,国际化的标准对地铁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规划发展科科长梁丽华介绍,未来石家庄地铁将拓展至全市域,并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基础上增加市域(郊)铁路系统,构建“小方格、大放射”的两网互联格局。届时,“地下通衢”将为城市发展带来更多精彩变化。(宋平 周洁)
责任编辑:贺笑 审核:邢默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