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建领航,实现高效协同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必须一以贯之。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创新党建工作体系与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确保企业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相连,推动内部治理结构持续优化。党建工作不仅在外部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提升与政府及社会的信任关系,还在内部确保资源配置符合国家战略,形成全体员工的共同目标,实现资源的协同效应。
1.坚持高位推动,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国企领导层需深刻认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将其纳入企业战略发展中。企业应制定系统的发展规划,确保党建工作与新质生产力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考核,建立协调机制,确保两者目标一致,资源共享。具体来说,企业可以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二者融合发展问题,形成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同时,企业还应当建立二者之间的协调机制,确保党建工作能够及时响应业务发展的变化,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精神动力。
2.树立党建品牌,塑造全局观念和创新精神
党建品牌对企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雄安交投在不同业务板块打造了多个特色党建品牌,侧重于对外合作,增强社会形象。在内部整合上,需创新打造新的党建品牌,激发员工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形成全局观念和“一盘棋”意识。例如,可以考虑用“同心向党,共创交投”等口号,或开展以“千年大计,交投先行”为主题的活动,找到雄安、交投和个人之间的连接点。同时,企业应突出自身的特色与优势,以增强员工的凝聚力。
二、双翼驱动,实现深度融合
坚持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公司治理结构和集约化经营管理,以党组织把方向的政治引领力、管大局的系统统筹力、保落实的执行监督力为双翼,破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动能。
1.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结构中
国有企业应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结构,明确党委在重大事项决策中的权责,优化党组织设置,增强基层组织的效能,实现党的组织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企业要建立健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动态完善前置研究、审议决策事项的清单,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找准党建与国企改革深化提升的结合点,创新“党建+项目化”“党建+共建”等具体举措,切实围绕企业生产经营难点、重点、亟待突破点和党建薄弱点,主动研究、不断提高党建引领企业改革发展的质效。
2.党的领导融入集约化经营管理的工作模式中
雄安交投对子公司的管理仍较为粗放,需实施差异化和分级分类管控。通过集约化经营管理改革,精简管理机构,提升管理效能,推动雄安新区产业聚集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统筹资源开发利用等措施逐步解决集约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使集约化经营管理改革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三环联动,实现价值共创提升
企业内部分配机制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党建工作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人才激励机制、区域协同和产业链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和谐构建环:筑造企业员工生产效率提升的加速器
注重员工关怀与团队建设,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充分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活力。现代化的国企必须杜绝平均主义,主要按照贡献来进行分配,以确保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效率。企业应践行“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的理念,提供各种“微关怀”举措,如优化员工体检、改善员工食堂、改造员工宿舍等,切实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2.品牌塑造环:筑造新质生产力人才团队培育的孵化器
将党建成果深度融入企业品牌建设,着力提升企业社会形象,大力培养新质生产力人才团队,充分激发高素质劳动者的创新潜能。企业应建立人才发展体系,采取公开竞聘和市场化招聘等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完善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机制,激发内部活力。同时,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机制,确保收入根据业绩增长或减少,提升国有企业内部分配的公平性和效率。
3.链动协同环:筑造区域协同和产业链合作的桥梁
推动区域协同和产业链合作,与地方政府、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联系,拓展发展空间和市场机遇。雄安交投通过党建引领,积极搭建纵向建设管理、横向协调联动的组织网络,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和产业链合作,努力建立新型生产关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通过“领航·双翼·三环联动”模式,以党建工作引领为核心,融入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联动推进和谐构建、品牌塑造与链动协同,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策略,助力企业实现持续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这一模式不仅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其他类型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提供了借鉴。通过有效的党建工作,国有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张斌)
审核专家:段兴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