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准备工作要点
1.施工材料准备。伸缩缝装置作为核心材料,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筛选,对其规格、型号、材料等关键参数进行详细的检查,以保证伸缩缝装置的伸缩量、强度等性能指标能够与桥梁的实际工作情况相匹配。钢筋必须有完整的质量证明书,其品种、规格和强度都要符合设计要求,而且钢筋表面不能有裂缝、油污和锈斑,才能保证它们和混凝土的协同工作。在混凝土材料方面,选用具有相应强度等级和良好稳定性的水泥品种;粗骨料粒径要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质地硬、洁净,级配良好;细骨料宜选用中、粗砂,并严格控制其含泥量。
2.施工设备准备。在钢筋焊接工作中使用的焊接设备,如电焊机等,必须具有稳定、可靠的性能,才能满足钢筋焊接时对强度和质量的要求,从而保证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可靠性。吊装设备如吊车,其起吊能力需依据伸缩缝装置的重量与安装高度精准选定,确保吊装过程安全高效、平稳有序。在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工作中,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平板振捣器等振捣设备,通过高频振动的作用,将混凝土中的气泡充分地排出,使结构更加致密,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得到有效的提高。
3.施工现场准备。在交通疏导方面,需要在施工现场显眼的地方设置明显的交通标志和警示标志,精心规划合理的交通疏导路线,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要配合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交通管制,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过程中车辆和行人的安全畅通。场地清扫环节,彻底清除工地上的各种杂物、垃圾及原有伸缩缝中的填料等,创造一个干净、开放的施工环境。根据设计图纸,对伸缩缝的位置、宽度等关键参数进行准确测量,为后续的切缝、开槽等施工工序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二、施工技术流程要点
1.切缝与开槽。根据测量放样标志,用混凝土切割机沿着伸缩缝中心线精确切断。根据伸缩缝装置的高度和混凝土路面的厚度,科学地确定切口深度,一般不会超过路面厚度的1/3。在切割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切割面的垂直度,这样才能保证伸缩缝结构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切缝结束后,用风镐等工具将裂缝中的混凝土击碎,形成伸缩缝槽。为了便于以后的安装和微调,开槽的宽度要比伸缩缝装置的每边宽20至30毫米。
2.钢筋安装。首先对槽内预埋钢筋进行清理,对弯曲变形的钢筋进行校正,对锈蚀钢筋进行清除。对缺筋、断筋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补植或补强,以确保钢筋骨架的完整性及结构强度。新加的钢筋按设计图纸安装,钢筋间距、数量及长度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钢筋之间采用焊接或绑扎的方法连接,焊接时严格控制焊接质量,防止虚焊、漏焊,确保连接牢固可靠。钢筋骨架在安装后应具备良好的刚度与稳定性,能够有效抵御混凝土浇筑与后续车辆行驶等长期动荷载作用,确保结构耐久性与安全性。
3.伸缩缝装置安装。伸缩缝装置安装借助吊车吊运至安装位置上方,缓慢下放,使其中心线与桥梁伸缩缝中心线精准重合,初步就位。起吊时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伸缩缝装置碰撞损坏。安装完毕后,要精确调节,保证顶面与路面平齐或比路面稍低1至2毫米,横向坡度要与路面平齐,保证行车的平稳性和舒适性。调整完毕后,通过点焊、螺栓等临时固定措施,将伸缩缝装置与槽内钢筋骨架牢固锁固,避免混凝土浇筑时产生位移,保证安装精度和结构稳定。
4.混凝土浇筑。在伸缩缝槽的两侧安装有模板,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有效地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模板安装牢固、接缝严密、防护严密、模板顶面与路面平齐,为混凝土浇筑成型提供精确的边界约束。根据设计和施工条件,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科学设计,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流动性和强度。混凝土浇筑至顶面后,采用抹平、拉毛等方法,使其表面平整、粗糙,增强与路面的黏结作用,从而提高结构整体性。
5.密封胶施工。在进行密封胶施工前,要对伸缩缝中的杂物和灰尘进行彻底清理,保证缝隙的清洁和干燥,为密封胶的嵌缝提供一个良好的粘接界面。密封胶按规定的比例准确配比,搅拌均匀后,用专用嵌缝工具将密封胶填满、密实地镶嵌在伸缩缝中。在填充过程中,对密封胶的质量进行了严格的控制,确保它与缝隙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会出现气泡、孔洞等问题。
三、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原材料质量把控。建立严格的原材料进场检查机制,对进场伸缩缝设备,钢筋,水泥,骨料,密封胶等原材料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质量证明文件的检查,肉眼观察的检查和物理力学性能的检查。只有通过检测合格的原材料才能进入工地,从源头上控制施工质量。加强原材料的贮存管理,各类原料按类别分类存放,并采取相应的防雨防锈措施。如:水泥应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内,以防止受潮、结块、影响其性能;钢筋采用架空堆放,并辅以防锈处理,保证其质量的稳定性,为保证施工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施工过程质量监控。切缝与开槽质量监控聚焦切缝深度、宽度、平整度,开槽尺寸、形状精准度及槽壁槽底清洁度,偏差即纠,使施工契合设计规范。钢筋安装质量检测全面涵盖钢筋品种、规格、数量、间距与焊接质量,抽样检查焊接接头确保强度达标,严控骨架安装位保障结构稳定。伸缩缝装置安装时,实时监测中心线位置、标高、横坡角等参数,详查临时固定措施,防位移保精度与整体性。混凝土浇筑全程监控配合比执行,检测坍落度等指标,规范振捣作业,严控浇筑高度、平整度与拉毛效果,筑就优质伸缩缝。密封胶施工重嵌缝质量,遇不密实、气泡、孔洞等瑕疵即修,保护其密封防水,延长伸缩缝寿命。
3.成品保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覆盖养护,通过洒水保湿、覆盖塑料膜或土工布等养护方法,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养护时间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稳步增长。施工期间,车辆、行人严禁通过伸缩缝,避免混凝土受到破坏,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和耐久性。伸缩缝施工完成后,在通车前要对伸缩缝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测,以保证伸缩缝的各项性能指标完全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在开通初期,要设置明显的限速标志,合理控制车速,降低车辆对伸缩缝的冲击载荷,延长伸缩缝的使用寿命,保证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师晓静)
审核专家:王一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