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用河北 > 信用修复

“激浊扬清”让文明风尚充盈网络空间

发布日期:2024/12/25 0:00:00 浏览次数:125次 作者:河北省运政信息网

一、基本情况

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文明建设,围绕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共建网上精神文明家园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先后提出“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等重要论述。我中心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成立于2018年,是一支由我中心和各市交通青年骨干自愿组成、以党员为核心力量的志愿者团队,涵盖了运输、宣传、工程、土木、技术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人才。队伍以“传播正能量,共筑网络文明”为宗旨,致力于在网络空间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网上群众路线,推动河北交通网络生态的净化和提升。

二、主要做法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为指导,2018年,厅宣传中心按照属地化、部门化、专业化的原则,分层次、分领域、分片区组建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面对新使命、新机制、新变革,厅宣传中心横向协调、纵向联动,通过“建队伍、强阵地、办活动、树典型”四项举措,网聚正能量,助推河北交通网络文明建设。

(一)管好阵地,让优秀作品更多呈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我中心深刻领会这一重要精神,将优质内容视为政务新媒体发展的基石,精心打造厅网站、厅微信、厅微博、抖音和视频号五大平台,推出一系列有深度、有温度、有传播力的新闻作品。一是策划先行,注重选题。政务新媒体账号紧密围绕省厅重点工作和公众关切的社会热点,精心策划议题,选择贴近民生的选题内容和表达方式。例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厅微信开设专栏,讲述河北交通人备战、服务冬奥的感人故事;在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期间,厅微博紧跟话题,发布相关信息,推动绿色出行成为热门话题。二是质量为王,紧抓热点。运用“网言网语”创作短小精悍的内容,切中公众需求,形成热度。例如,2022年4月,厅微信推出“申请货车电子通行证”热点话题,切中司机进城难、办证难需求,阅读量高达83万;2024年2月,聚焦平安春运、便捷春运、温馨春运,讲述交通人的坚守故事。三是创意为优,避免同质。充分利用“一图读懂”、短视频、H5等形式,使政务信息更直观、更生动地传达给公众。如“一图读懂”系列,通过数据类、图片类、文字类、绘画类、动态类长图等,契合读图时代需求,快速、深度地传播交通政策和举措信息,在网络上激起强烈共鸣。

(二)带好队伍,让网络空间正气充盈

天朗气清、风正人和是人们对理想网络环境的向往,也是厅宣传中心网络文明志愿者的奋斗目标。2018年以来,厅宣传中心从党的创新理论、网络法律法规、舆情应对及素养提升等方面加强志愿者培训,确保志愿者队伍胜任网络文明传播工作。同时,印发工作方案,明确志愿者职责和机制,引导他们积极在网络空间发声,理性讨论社会现象,传播正能量。一是做网络安全的维护者。完善人防、技防及制度,印发《网络安全职责管理规定》等文件,加强服务器、操作系统安全配置,实现持续监测预警,连续7年无网络安全事件发生,为构建安全、可信网络环境贡献力量。二是做正能量的弘扬者。积极参与政务新媒体互动,回应网民留言,点赞、收藏、转发正能量内容;加强与主流媒体联动,如有交通重要节点、重大活动、重要举措,可形成矩阵传播,共同守护健康、和谐、向上的网络世界。例如,2022年,策划拍摄微视频作品《“卡嫂”刀姐》,在新华网客户端的播放量一个月内达100万,乐观坚强“货车女司机”的形象不断出圈,提升了卡车司机的社会形象。三是做社会责任的践行者。组织志愿者主动抵制和举报各种网络不文明行为,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针对歪曲事实、违法违规的微信公众号,志愿者们跟帖留言,澄清谬误,参与举报,维护良好的网络舆论生态。

(三)办好活动,让交通声音触网即传

为了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最大增量,必须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厅宣传中心利用重大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志愿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交通事业的辉煌成就,“网聚”正能量。例如,在“四好农村路”十周年宣传活动中,志愿者深入一线调研,充分挖掘推荐对象的宣传点,与全省“最美农村公路”推荐工作相结合,策划多个线上宣传活动。例如,发起全省“四好农村路”主题歌曲征集活动,将“四好农村路”的成果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让群众唱得响、记得住;积极开展全省农村公路“路长谈路”系列访谈活动,其中6份访谈材料成功入选全国“路长谈路”系列访谈活动。圆满完成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的评选工作,我省邯郸市武安市的“白云大道”荣登2023年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榜单。特别是在张家口草原天路举办的交通运输部全国最美自驾精品路线主题推选宣传活动启动仪式,联动央媒、各部门官方账号转发造势、矩阵传播,新浪微博话题“寻找最美自驾精品路线”阅读量超千万人次,活动全程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近百万,网络大V分享的相关信息总阅读量也突破了320万人次,有效提升了交通事业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四)选树最美,让典型示范引领风尚

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厅宣传中心锚定群众更高的宣传文化需求,打造思想宣传工作新模式,组织志愿者策划“交通强省 我当先锋”先进典型推选活动,立足宣传阵地,建立融合传播矩阵,掀起寻找“最美”的新热潮。一是舆论造势,开展网络投票,联合有关单位、邀请专家进行评审,确定最终的候选对象。二是强化宣传,坚持借助权威新闻媒体宣传先进人物,让先进典型有更多的“出镜”机会,让人民群众更直观地接触到先进人物或集体,扩大典型事迹的影响深度。三是创新方式,统筹对内对外、网上网下宣传,持续做大做响做强“最美”系列文化品牌,联动河北广播电视台等省级以上媒体平台,不断加大先进典型对外宣传力度,专题报道“最美”系列典型事迹,讲好交通人故事,传播正能量。四是总结提升,着力推动道德教育、典型选树长效化,在宣传数量、宣传质量、宣传效果上求突破、提水平,得到受众积极评价,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进一步延伸文化品牌辐射价值,带动宣传思想工作提质增效。截至11月1日,已刊发稿件200余篇,稿件受到普遍好评并大量转发,微信单条点赞率最高达1.1万人次,成功营造了全行业发现、展示、学习、争做“最美”的浓厚氛围。

三、工作成效

(一)正能量澎湃大流量

围绕省厅的重点工作、政策举措,紧扣交通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和突出成果,厅宣传中心志愿者策划了“最美”系列宣传展示活动、“我的公交我的城”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四好农村路”和“两类司机”主题歌曲征集活动等系列活动,以小见大,通过不断增加主流价值的内容供给,实现与受众的有效连接。每年,厅网站发布信息6000余条、厅微信发稿近400篇、视频号推送短视频130余个,这些“微”能量不断积累,让“河北交通”政务新媒体平台的粉丝数上涨至63万,点赞量和转发量分别达到6.2万、6.7万,形成正能量的“引力波”,在网络空间激扬奋进力量。“交通强省、我当先锋”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河北交通先进典型人物培养基础库,《“卡嫂”刀姐》《杜苏芮来了》《三十年一条路》及“路长谈路”“驻村帮扶一线写真”等精品力作,成功地将正能量转化为大流量,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和点赞。

(二)社会共识广泛凝聚

通过志愿者的积极引导和互动,当前河北交通基本形成了汇聚民意、产生共识、增进共识、巩固共识的良性循环。改进新闻发布工作,持续增强新闻发布的议题设置、政策解读和舆论引领功能。副厅长担任新闻发言人,全系统领导干部亲自参与网络传播过程,积极主动地进行去芜存菁,网络文明志愿者骨干牵头设置议题、回应关切、解疑释惑、沟通民情,每年发布政策解读约40篇,回复网民留言约3400条。今年以来,志愿者团队成功应对重大网络舆情6条,较大网络舆情29条。网络空间中的谣言、不实信息等负面内容得到有效遏制,网络生态得到明显改善,交通“大外宣”格局初步形成。

(三)宣传助推高质量发展

网络文明工作营造了和谐稳定的舆论氛围。志愿者牢牢抓住“交通强国”“交通强省”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等重要内容,不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依托强国试点、重大工程、重要活动、重要政策等精心策划组织开展重大主题宣传活动,聚焦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联动主流媒体做好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宣传报道。聚焦人民交通为人民,围绕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抢险保通等,开展接地气、有生气的宣传活动,网聚时代正能量,有力护航河北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

四、工作启示

(一)导向为先,始终坚守正确方向导向

网络文明志愿者中的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巩固交通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更好地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全省交通人和交通服务对象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更大贡献。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新闻舆论工作的主动权、主导权,防止借融合发展之名淡化党的领导,坚决防范资本操纵舆论的风险。

(二)内容为王,着力扩大优质内容产能

好的内容永远是根本,是舆论场上的“硬通货”。政务新媒体的看家本领,体现在内容的权威性、准确性上,网络文明志愿者应在提高内容数量和质量上下功夫,既要讲政气,又要懂服务,不断强化内容生产优势。把正能量和大流量结合起来,用心用情制作有品质、有格调的内容,打造更多群众喜爱、刷屏热传的作品。把受众“需要什么”与我们“生产什么”结合起来,增强内容供给的精准性、契合度,提供更多个性化、特色化新闻信息产品。

(三)人才为宝,充分激发志愿者队伍活力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如何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成为重要课题,各单位对网络文明志愿者的需求不断增长,人才稀缺、跟不上的问题日益凸显。立足提升现有人才队伍,把队伍放到媒体融合这个大平台上来历练、来提高,主动发声、正面引导,强化融合传播和交流互动能力,运用新媒体来驾驭新媒体。跳出圈子,邀请采编播管、技术开发、产品运营的专业人才加入,为网络文明工作不断地输送全媒人才。

(四)技术为要,着力提升网络文明技术效能

网络文明志愿者应始终保持技术敏感,对新技术要有了解的兴趣、接纳的态度、运用的能力、管理的本领,战略上占据主动,战术上更趋精准,紧盯技术前沿,瞄准发展趋势,加强对新闻传播领域有关新技术的前瞻性研究和应用。充分用好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大胆将信息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的先进技术融入新闻信息生成、传播、服务全过程,应用于政府网站的安全建设和监督平台管理,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贡献更多力量。(杜楠)

审核专家:王一臣

上一篇: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的分析
下一篇: 河北交通新“声”代 权威服务“媒”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