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便利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高速公路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到养护等各个阶段全都属于高速公路生命周期范畴。因此,对高速公路的全生命周期监管至关重要,旨在实现高速公路的高质量发展,确保其安全运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出行。
一、存在的短板及不足
多年来,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和风险多种多样,从设计、施工到管理养护存在着一定的短板及不足,包括设计的审查不精细,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不高,公路网运行监测系统和智能感知设施建设尚不健全等诸多问题。
(一)设计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管养经验数据没有系统整合,在图纸审查时,没有统一的数据参考,而且审查人员不固定、主观性较强,图纸审查效率和审查质量难以保证。二是管养单位对前期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审查不够重视,对各种审查流于形式,未对运营管理本身进行需求性调研,缺乏前瞻性判断,而且在实施过程中或者实施后提出较多变更建议,经常导致工程推进陷入被动局面。三是设计本身存在一定缺陷。
(二)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标准日益提高,对质量监督管理水平也提出更高要求。目前,高速公路质量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质保体系不完善,标准化建设不健全,项目管理水平不均衡,关键环节重点部位质量风险管理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制约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的提高,降低了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和安全性。
(三)高速公路管养一体化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职责边界”不清晰,特别是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对管养职责和监管职责还不清晰。二是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资金保障能力不足。三是公路桥隧管养面临基层养护站桥梁专业工程师紧缺、健康智能监测覆盖不全、智能化和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四是公路网运行监测系统和公路网智能感知设施建设尚不健全,出行便捷服务的能力还不强。
二、监管的主要对策措施
(一)在实施监督管理中,制订详细的工程质量管理计划,明确质量目标、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加强质量管理培训,提高质量管理人员工作能力,不断提升工程质量水平。
1.完善制度体系,规范质量监管工作。(1)以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为依据,建立健全质量监管制度,明确质量监督机构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确立监管核心思路。(2)以明确目标、检视问题为导向,规范监督检查工作。(3)规范施工方案设计、变更工作和施工事项申请的流程和审批程序。(4)规范质量评定工作。
2.创新监督方式,提升监督管理能力。(1)加强信息化建设,引进新技术,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升级监控设备和系统,提升质量监管速度和精度,降低监管成本和风险。(2)采用第三方评估和认证机构,加强监管机构的专业性和管理能力。(3)加强统一监管和分级管理,提升监管能力和效果。(4)创新监督方式,采用移动巡检、无人机巡检、视频监控等先进技术,加强质量监管的全过程覆盖和及时性,提升管理效率和精度。(5)采用质量主导的管理方式,增强监督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效能。(6)加强行业标准和规范制定,提升监管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7)注重培训和人才建设,为不断提升监督管理水平奠定人才基础。
3.开展专项检查活动,强化关键环节监督检查。(1)加强监督重点环节进行深入调研和检查。(2)加强监督检查重点地区和项目,及隐蔽的工程质量问题。(3)加强监督检查的时效性,及时跟进公路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变化,发现和解决问题。(4)建立监督检查的台账和报告制度,做好工程监督报告的存档和归档工作。(5)建立完善奖惩机制。
(二)推进高速公路管养一体化监管
1.推进高速公路管养设施数字化。一是加大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大数据、5G、北斗、人工智能、云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融合运用,为数字公路建设打下基础。二是积极构建交通大数据中心,着力构建标准统一、信息全面、融合共享的数据体系,推进路网运行监管数字化,不断提升养护管理监测的能力和水平。
2.推进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专业化。(1)强化各类检测监测数据的决策分析,形成数据驱动型养护科学决策工作机制。(2)加强养护管理创新,总结梳理高速公路养护亮点,强化系统思维,加强管理创新。(3)三是推动绿色养护发展,健全绿色养护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3.推进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1)加快推进顶层设计,配套相关制度建设,推进公路管养一体化监管实施与监督考核办法落地实施。(2)严格落实有关制度,加强考核力度和结果运用,将公路养护绩效考核结果纳入各级部门和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的年度考核。
4.推进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高效化。(1)加快开展公路路况自动化检测工作,深化科技赋能、数据应用及路况水平和变化趋势跟踪分析,研判影响公路路况水平的重要指标和重要因素。(2)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办法等文件要求,强化制度落实,加强过程监管,落实绩效考核,进一步做好高速公路的监管工作,完善高速公路管养一体化监管机制。(3)大力推行省评制度。
5.推进高速公路出行服务优质化。将公路管养一体化监管结果运用在提高路况指标上,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出行满意度。推动各类公路服务区设施提档升级,特别是积极谋划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区充(换)电设施、加氢站、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设施建设,满足沿线城乡居民新能源汽车出行需求。
6.统筹全寿命周期管养一体化。将全生命周期管养理念贯穿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全过程,严格把控公路施工安全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围绕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及数字交通建设要求,通过科技与数字赋能,提高人民群众出行满意度、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7.推进高速公路绿色低碳化。有效降低碳排放,开展节地设计、长寿命路面结构设计等前瞻性规划;加强可再生资源利用等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发展绿色低碳公路建设和养护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吕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