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液态粉煤灰作为一种新型的台背回填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自重轻、易施工等特点,在解决台背回填不均匀沉降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液态粉煤灰台背回填的施工过程的详细分析,探讨了施工前准备、材料要求、混合料配比及搅拌、浇筑施工等各环节的控制要点,旨在为提高液态粉煤灰台背回填的质量提供参考,确保道路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一、引言
在公路建设中,桥涵台背回填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道路的平整度和行车舒适性。传统的回填材料和施工方法在一些情况下难以有效避免桥台与路基之间的不均匀沉降,而液态粉煤灰的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液态粉煤灰的优势,确保回填质量,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二、液态粉煤灰的特点
1.流动性佳
经过搅拌后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够充分填充台背的狭小空间,减少因压实不足导致的空隙。
2.自重较轻
可显著降低台背基底土的附加应力,减轻桥台的负担,增强桥台的稳定性。
3.施工便捷
可使用常规的施工设备进行拌合和浇筑,操作相对简单,且能快速完成回填作业。
4.缩短工期
其早期强度发展较快,有利于后续工程的开展,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整个项目的工期。
5.环保节能
利用粉煤灰作为回填材料,既减少了工业废渣的排放,又降低了对土地资源的占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液态粉煤灰台背回填控制要点
1、施工前准备
(1)对台背回填区域进行清理,确保基底无虚碴、浮土和积水,并进行夯实整平,保证基底的承载力满足要求。
(2)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进场的粉煤灰、水泥、外加剂等材料进行检验,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全面检查施工设备的性能,如搅拌机、运输设备、浇筑设备等,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并有足够的备用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4)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台背回填的范围和尺寸,并在与路基搭接部位开挖台阶,以增强回填区域与路基的连接稳定性。
(5)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熟悉液态粉煤灰台背回填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
2.材料要求
(1)粉煤灰:如为干粉煤灰,应防止其飞扬污染;若为湿粉煤灰,含水量不宜过高。施工前需对结块的粉煤灰进行打碎或过筛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有害杂质。
(2)水泥:使用密封罐储存,避免受潮结块,影响水泥的性能。
(3)外加剂:根据工程实际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外加剂应具有早强、增稠和减水的作用。
3.混合料配比及搅拌
(1)施工前进行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确定水泥、粉煤灰、外加剂和水的合理用量,并确保混合料强度满足设计标准。
(2)配料时,要严格控制各材料的允许偏差。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的方式,确保混合料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应少于 3分钟。整个搅拌过程应由驻地办监理人员进行全过程旁站监督。
(3)为保证外加剂的均匀分散和作用效果,应先将其调成适当浓度的溶液再掺入拌和。
(4)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水泥、粉煤灰原材料的品种和产地,如确需变更,必须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并经审批后方可使用。
4.浇筑施工
(1)浇筑前,再次清理台背回填范围内的杂物和浮土,并对基底进行适当的湿润。同时,检查模板和支架的稳定性、密封性,确保模板内无杂物和积水,缝隙填塞严密,内面涂刷脱模剂。
(2)液态粉煤灰的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宜超过 1 米,以确保充分压实和均匀性。浇筑时要注意控制浇筑速度,使其与拌合速度相匹配,避免出现间断或积压现象。
(3)对于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混合料离析问题,应及时进行搅拌,以保证混合料的质量均匀性。
(4)在浇筑至顶层时,使用特制工具刮平顶面,并按照设计要求留出一定的斜坡,以利于排水。
(5)如遇特殊情况(如气温过高或过低、降雨等),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质量不受影响。
四、结论
总之,液态粉煤灰台背回填技术为解决桥涵台背不均匀沉降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对施工前准备、材料要求、混合料配比及搅拌、浇筑施工等控制要点的严格把控,可以充分发挥液态粉煤灰的优点,提高台背回填的质量,减少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在实际工程中,施工单位应根据具体工程特点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质量控制措施,并加强现场管理和监督。同时,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施工工艺,以适应不同工程条件的需求,从而确保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只有在各个环节都严格执行控制要点,才能实现液态粉煤灰台背回填的良好效果,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为公众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出行条件。(张健)
审核专家:王一臣